第一百零一章 杨溥时代的开始
第一百零一章杨溥时代的开始 朱祁镇早就听过不少马屁了,自以为可以过滤很多马屁,但是而今让一个杨溥这个国家重臣,如此拍马,也是有一点熏熏之意。 心中暗道:“我现在才知道了,为什么大凡皇帝都喜欢三旨相公。” 三旨相公,就是指北宋丞相王圭,他处理事务从来有三句口头禅:“请圣旨,领圣旨,已得圣旨。” 只是看似这三旨相公是无能之辈,但却也不是谁都能当得了的。 朱祁镇心中暗道:“杨溥会是朕的三旨相公吗?” 杨溥也算是能屈能伸。 他自然知道,他这样的算计,有触犯朱祁镇的意思,让朱祁镇有些不悦,这个时候,自然拼命要在朱祁镇面前刷好感。 不要高估政治人物的底线,很多时候政治人物是没有底线的。 而今只需说几句好话,就能夺得内阁首辅大权,杨溥决计滔滔不绝,如黄河之水。不过杨溥所言,虽然加大了粉饰,但是总体来说,杨溥对朱祁镇亲政以来,所做所为,还是比较认可的。 不能说十全十美,但是决计在及格线之上。 但是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皇帝来说,这已经足够了。 甚至杨溥之所以下定决心,掀翻杨士奇,就是觉得在朱祁镇的支持之下,他可以在最后的岁月里,爆发出不一样的光芒。如果如同历史上,正统宠信王振,天下大事皆决于王振,也不增补内阁。杨溥倒是熬死了杨士奇,但是又如何? 不过,郁郁而终而已。 杨溥如此直白的表态,朱祁镇自然不能不安抚,说道:“先生过奖了,只是当今有几件小事,朕不知道如此决断在,却不知道先生如何看?” 杨溥立即说道:“陛下请讲。” 朱祁镇说道:“大旱在即,但河北水利修建的速度,不合朕意-------” 杨溥说道:“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,臣立即会上奏,请陛下正式下诏,大修直隶水利,整顿户部存银,除却正项开支之外,全部拔给直隶,海关银不必上京,留天津即可。臣以举国之力,修直隶水利,事关重大,于谦应当加大学士衔。” 朱祁镇顿时会意,这是杨溥对朱祁镇保证。 两个保证,第一个保证,就是杨溥会以大局为重,不会对杨士奇的党羽赶尽杀绝的。另外一个保证,就是不惜一切代价,完成朱祁镇意志。 也就是直隶水利中,五河三湖计划。 得到杨溥这个表态,朱祁镇其实也很满意了。但是他依旧不停的提条件,原因很简单。 朱祁镇不相信杨溥会遵守约定,或者说不相信杨溥会一直这么听话。 而今是杨溥向要掀翻杨士奇对朱祁镇妥协而已,但是杨溥不会一直这么妥协的。如果杨溥甘心当一个三旨相公,他也不会断然一击,掀翻了杨士奇。 朱祁镇说道:“门头沟到京城的驰道,先生可曾知道?” 杨溥嘴角微微一抽搐,这件岂能不知道,说道:“臣知道。” 朱祁镇说道:“朕以为此路最为便捷,修到通州转运粮食,再方便不过了,先生以为然否?” 杨溥说道:“陛下有意,臣自然会让满朝文武同意,只是陛下,朝廷有多少钱,陛下也是知道的,而今直隶大兴水利,府库将竭,如果再大修驰道,臣以为万万不可。” 朱祁镇叹息一声,说道:“朕知道了,到此为止。” 有多少国力,就做多少事情。有些事情,不是杨溥同意就可以了。 朱祁镇说道:“你就代朕拟旨吧,明发上喻,解释杨士奇劳苦功高,乃天下之冠,其子不孝,与杨士奇无关,杨士奇之子,处罚国法,令刑部三法司会审,还天下清白,杨士奇给假三月,一切待遇如故,朕殷切希望杨少师能尽早回内阁视事,为朕分忧,内阁之事,由次辅暂代,曹鼐暂代次辅之位。” 杨士奇任由身边的小太监,铺纸磨墨,听朱祁镇的话,心中打草稿。 朱祁镇说的简单,杨溥决计不能写的简单。 既要声情并茂,并突出杨士奇的功劳,又要写出皇帝的殷切希望。 虽然大家都知道,杨士奇这一休假,大概是永远没有回内阁的时候,但是最后的体面还是有的。 杨士奇接到这一封圣旨之后,想来就会立即上书乞骸骨。想来朱祁镇也不会准的。 君臣之间,就要进入三次五次上书乞骸骨与挽回了。 但是国家大事都到了杨溥手中了。 至于朱祁镇存的那一点点小心思。 杨溥也是明白的很。 曹鼐乃是杨士奇的人。杨士奇一去,杨士奇的势力有相当一部分散去。毕竟人走茶凉,政治派系这东西,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忠诚,杨溥坐上了首辅之位,自然有办法将杨士奇麾下的人拉过来不少。 但是毕竟有一些核心人士,却是走不掉的。朱祁镇抬高了曹鼐的位置,自然也让曹鼐成为了杨士奇余党的核心人物。 用曹鼐牵制杨溥的意思,根本没有遮掩。 但是杨溥却一点不在意,因为这是题中应有之意。毕竟朝廷大权不可集中在一人之手,就是杨士奇,也做不到这一点。总要有人与他制衡。是谁并不重要。 甚至杨溥还觉得曹鼐更好一点。 因为曹鼐资历太浅了,杨溥并不觉得曹鼐能有什么作为。 杨溥闭目沉思片刻,然后一挥而就,洋洋洒洒近千言,朱祁镇看过之后,只觉得三杨的文笔,是他这一辈子,别想匹敌的。 朱祁镇随即让人去用印。 杨溥说道:“陛下,臣之前的建议-------” 朱祁镇知道,就是杨溥所言的人事大调整,最少在六部之中要调整好几个人。朱祁镇已经意动了,但是这一件事情,他却不敢轻易决定。总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夹带之中,有什么人。 朱祁镇说道:“此事容朕思量一二,明日再议。先生先代朕宣旨安抚百官。” 杨溥说道:“这是臣当做之事,只是陛下有些事情没有一个了解,下面的人反而不会安心。” 朱祁镇也明白,虽然这才一天时间,但是从御前会议上弹劾,发展到现在,已经有太多的人卷进来。 虽然朱祁镇已经表态将杨士奇拿下来了,杨溥代之。 但是很多人的弹章就在乾清宫之中。 怎么说,为政之人,誉满天下,谤满天下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 但凡做事的人,用放大镜去看,总是能发现端倪了。再加上大明京官的俸禄不高,很多人难免有些人情往来。补贴家用。 比如给人写墓志铭,为人提字作画。 这些画作的实际价值,很难评估,硬要说的话。这里面也未必有多干净,但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了。 而今双方撕破脸,很多平日不检点的事情,都上纲上线了,全部翻出来了。大白于天日之下。 不管是因为什么,朝廷总是要做处置的。 而今今年大旱的局面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了。这个时候,尤其不你那个乱了阵脚。最好是快刀斩乱麻一般,将事情给平息下来。 只是朱祁镇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这一件事情,他之前可以想用杨士奇这一套班子,一直用到杨士奇去世的。 而今仓促之间,朱祁镇哪里去找能够代替的人手,又了解他们的品行。 朱祁镇说道:“朕知道了。明日定然给先生一个交代。总要安百官之心。” 杨溥这才告退。朱祁镇等杨溥走之后,坐着椅子上揉揉眼睛,说道:“来人,将大明京官所有档案都给朕拿出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