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0章 肯定跟她走
当年,她的父皇和母后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,她父皇一直对她母后是一往情深,在当皇太子的时候就曾经对她许下诺言,便是登基之后后宫也只有她一人。 反正凤雅国女子也可为皇,没有太大的子嗣压力,不管皇后生的是公主还是皇子,只要能生那就没有问题了。 但是,等到他登基为皇,一切就不同了,总是会有这种那种的压力,让他无法扛住的。 所以皇贵妃也迎进宫了,后来又有各妃......还有侍姬,更有一些宠幸了的宫女,虽不够资格抬妃位,但是在宫中也算是小半个主子。 她的母后一开始也伤心难过,但是后来看到皇帝的无奈与压力,便也只能认了。 你们有机会的时候也可以劝劝云迟,只要苍儿一心在她身上,一辈子能敬她爱她,把她放在后宫第一位,其她的女子不过是一些花香烟云,不必太过计较。 沐雪烟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。 不过,他们如今尚未大婚,感情还深着呢,这个就随他们去吧,苍儿那边我找时间与他好好说说,先哄着百官也行,不能如此强硬不识变通。 霜儿听得有些无言以对。 她觉得,沐雪烟的确是说的有几分道理,就她所听过的,也的确是没有一个皇帝后宫专宠一人,没有别的嫔妃的。 但是她又觉得,帝君和帝后就是与别的皇帝皇后不一样。 她怎么也想象不出来,有别的女人站在帝君身边会是什么画面。 帝后也不会同意的吧。 其实在这个时代,沐雪烟这样的思想已经是很靠前了,作为太后,她也并没有过多想要干涉晋苍陵和云迟,并没想干涉后宫之事,她只是担心大朝初立,晋苍陵把百官开罪完了,这大朝也会乱成一团。 如果大朝不能稳下来,有了暴风骤雨,晋苍陵少不得又要有了戾气,再往杀星上靠,手上沾更多的鲜血。 错莫师太的话,压在沐雪烟的心上,每一天都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,实在是担忧害怕得紧。 若是大朝能稳,那便让苍儿好生在此安稳过此生,莫回虚茫之境了。沐雪烟声音极低地说了这么一句。 丛萝姑姑在一旁是听到了这一句话,也不由得暗自叹气。 等到霜儿有事出去,她才对沐雪烟道:殿下,若是小主子不回虚茫之境,您此生只怕也是再回不去了。 沐雪烟美丽而无焦距的眼睛里滚落晶莹的泪珠,美人垂泪,竟也美得惊人。 她低低地道:那我还能怎样?我也只是希望苍儿能好好地活下去,绝不能让错莫师太的预测成真了。 可是,若小主子当真是杀星,只怕也不得不回虚茫之境,便是他不想去,命运之手也会推着他回去的。 沐雪烟以袖子拭去眼泪,咬了咬下唇,说道:姑姑,你说,我要不要查一查苍儿的父亲? 丛萝姑姑一愣。 殿下怎么突然提起那一位了? 我当真觉得他非寻常人,沐雪烟神情有些恍惚,若是他当真有本事,说不定到时苍儿命数成真时,他还能帮着苍儿一把。 在她的记忆里,那个男人一身风华,绝非出身寻常人家。 丛萝姑姑却是有些担心,可若是他未必会帮着小主子呢? 不会?苍儿可是他的儿子呀。 丛萝姑姑闻言不由苦笑。 在这种事上,殿下总是有些天真的。 男人有时候哪里会管这些?若是有别的东西凌驾于骨肉亲情之上呢?比如权力,比如财富,比如名声。 万一,找到那个男人,却是给小主子添了麻烦那岂不是更惨? 殿下,这件事情,要不然您还是跟小主子商量之后再说吧,再说,您便是要找寻那一位,也得把身子养好了才行,还需要小主子的血和发,这事总得征得小主子的同意的,莫要因为此事,让殿下与小主子母子亲情变了。 丛萝姑姑苦心劝道。 沐雪烟把她的话听了进去,点了点头。 姑姑你说得对,要找他,还需要苍儿的血和发丝,总得征得他的同意才是,等大朝情势稳定下来,我的身子也养好了一些,再找机会跟苍儿商量此事。 霜儿有些忍不住,与朱儿聚在一起的时候便把沐雪烟跟她说的话给讲了一遍。 太后娘娘还要咱们劝着帝后接纳其她的女人进宫?朱儿错愕。 是呢。 那怎么可能。朱儿立即摇头,绝不可能。 云迟哪是那种能够容忍有别的女人共享男人的? 若真的有那么一天,只怕便是帝君帝后情断之时。 想到这里,朱儿和霜儿齐齐打了个寒颤。 要是真的有那么一天,她们...... 两人对视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她的决定。 若真的有那么一天,她们肯定是跟着帝后离开的。 在各人各样的心思中,朝堂上每天的确是风起云涌,登基大典,帝后大婚,两件事放在一起,的确是事多且杂。 而且他们大多是把前朝的礼仪和规矩搬出来用了,偏偏这些礼仪和规矩有大部分都让晋苍陵极不满意,所以他每天都在破除旧规和建立新规中。 这些事情繁且杂,让他当真再无法去云迟那边缠着她。 云迟的事情自然也不少,有很多需要皇帝处理的事一样会送到她这里来,她做出了与晋苍陵一样的选择,把自己不喜欢的规矩给废了,为了秩序,又立了新的规矩。 好在这后宫之中本来就只有她,她也不需要管着别的女人,除了宫女们。 朱儿和霜儿都升了女官,在宫中行走着,别人也得喊她们一声霜儿大人,朱儿大人。 她们再管着宫女嬷嬷们,自然也是忙得团团转。 大朝,在这样的忙碌中,终于迎来了帝君的登基和大婚盛典。 而在这一天,天下其他国家皇室也都接到了来自大朝的大礼。 这一招,是晋苍陵给他们的昭告。 往后,天下正式除名了大晋,取而代之的是大朝了。 他们本就都在遥望观望,竟无一国前去祝贺,收到这礼,各有各的心思和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