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- 第六百八十八章 歌声嘹亮(续)

第六百八十八章 歌声嘹亮(续)

    戒备森严的山城,迎来了关键时刻,兵临城下的周军,向城内的高句丽君臣出“最后通牒”,表示若不尽快投降,那就只能和山城“玉石俱焚”。

    自开春以来,周军的攻势愈猛烈,又用了“妖术”,靠着大嗓门的“妖人”唱歌,唱得各地城寨军民人心都散了,许多山城、城寨不战而降,以至于高句丽精心构筑了十余年的防线(最后的防线),很快就土崩瓦解。

    现在,周军已经攻到城外,高句丽君臣明白己方再也无力回天,面对入城劝降的周军使者,聚在议事厅内的高句丽君臣们,只能尽可能争取一个体面的“结局”。

    也就是想谈条件,但周军使者的态度很坚决:必须无条件投降。

    昨日,周军用火炮向这座高句丽的临时国都起“问候”,几炮就把一段城墙炸垮,炸出破口,用最直接的武力展示,告诉高句丽君臣莫要心存侥幸,以为还可以负隅顽抗。

    现在,周军使者向高句丽君臣传达行军元帅、魏王宇文维宁的要求:无条件投降,接受王师的处置。

    那么,何为处置?

    我为刀俎,汝为鱼肉,高句丽王族和贵族,会得到体面的安顿,前往长安听候落,至于军、民,和你们已经没有关系了。

    如此简单的说明,让人听过之后心中颇为不爽,但周军已经兵临城下,用名为“火炮”的武器对准山城,高句丽一方已经没有多少选择。

    坐在上的高句丽王高建武,起先一直沉默寡言,听完周军使者的说明,他见左右贵族们颇有怒色,想了想,开口说:

    “寡人未出降,那么城中军民依旧是寡人的子民,如果不把出降后他们的去向弄清楚,寡人无法做决定,就算做出了决定,恐怕满城军民也不答应。”

    这算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应该有的担待,周军使者闻言点点头,说:“大王既然有此顾虑,也罢...”

    事到如今,也不怕“图穷匕见”,周军使者将所谓的“处置方案”,向在场的高句丽君臣说明。

    高句丽一方无条件投降之后,王族和贵族要前往长安接受落,至于普通将士、百姓,悉数迁往中原,分散定居,至于这片空出来的土地,当然由中原来的百姓居住。

    朝廷会在这里设州县,至于以后如何,已经和高句丽君臣、军民无关。

    周军使者话音刚落,高建武就瞥见许多贵族紧握双拳、眼睛里似乎有火光闪烁,他自己听了周军使者的说明,心中也颇为愤怒:这就是亡国奴啊!

    但是,还能如何呢?

    打又打不过,跑也跑不了,要么投降,要么“玉石俱焚”。

    之前,那些强烈主张“决一死战”、嚷嚷着“玉石俱焚”的贵族和将领,已经在一次次的败仗中伤亡殆尽,事到如今,大家虽然不甘,也必须面对事实。

    距离两国开战已近一年,高句丽的兵马损失惨重,仿佛一个失血过多的人那样,已经没有力气再拿起武器作战,而对方已经兵临城下,如果不投降,己方真就要“玉石俱焚”了。

    现场气氛有些凝重,高句丽君臣无言以对,因为没什么好问的,周军使者见状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,向高建武说道:“既如此,某等先行告退,还请大王仔细斟酌,半个时辰后,某等静候佳音。”

    一名高句丽贵族问:“半个时辰?这是最后期限么?”

    周军使者回答:“没错,是战是降,不是很容易想清楚么?半个时辰考虑足够了,若届时依旧没有消息,那便战场上决一胜负吧。”

    高句丽贵族们听了这话,脸色更加难看,而周军使者看向高建武,补充道:“大王,按照中原惯例,亡国之君出降,须得肉袒自缚,抬棺出城。”

    如此羞辱,让高句丽君臣面色一变,但即将爆的怒火,却依旧没有爆出来。

    在一片宛若尖刀的目光中,周军使者微微一笑:“不知大王有棺椁否?半个时辰,赶制的话应该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长安,皇宫,散朝的宇文温满面春风,背着手快步走在回廊里,哼哼着一歌:“我得意的笑,又得意的笑,笑看红尘人不老,我得意的笑,又得意的笑,求得一生乐逍遥...”

    喜形于色的宇文温,谁都看得出他很高兴,当然,左右侍从们也很高兴,这是因为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了。

    昨日,走投无路的高句丽君臣开城投降,高句丽王高建武肉袒自缚、抬棺出城,率领文武请降,这意味着高句丽完蛋了。

    距离两国开战,一年多一点,比预期要快。

    不过高句丽的“血”,倒是被放得差不多了,在这一年中的无数战斗中,大量强硬主战的高句丽贵族、将领阵亡,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开城门投降。

    捷报当日就通过电报传到平壤,行军元帅、魏王宇文维宁随即用电报向长安报捷,捷报在今日凌晨传到长安,让宇文温高兴不已。

    今日朝会,有司当众宣布这一喜讯,朝臣恭齐声贺天子,宇文温又高兴了一回。

    他当然高兴,高句丽完蛋了,汉四郡故地收复了,至于百济和新罗....

    宇文温觉得只要两国识相,那么他就不急,先把汉四郡故地经营好,至于半岛南端最后这点地盘,留给儿孙去解决。

    当务之急,是要把收复的故土尽快消化,稳稳的“吃”进肚子里,“消化”掉。

    按计划,先要在半岛设州县,任命官吏,大规模往半岛移民,然后开荒、开矿、修路、通航、通电(电报),如同经营辽东那样。

    其次,把高句丽军民悉数迁入中原,分散安置,让这些亡国之人再没机会“复国”,而是被巨大的中原人口“吸收”。

    第三,完善边境防线(南方防线),把百济、新罗彻底挡在国境之外,不给对方以蚕食国土的机会,还要派出使者去宣告高句丽灭亡的消息,顺便敲打两国的君臣。

    这就是宇文温最关心的事情,但朝臣们却觉得,献俘太庙才是“大场面”。

    献俘太庙是一种盛大的祭祀仪式,是皇帝向祖先禀明自己的战功,有光宗耀祖的意思。

    这种仪式不是必须举行,但一般大胜之后(譬如灭国)都会进行,显示国威。

    灭掉高句丽这种地区强国,值得举办一场献俘仪式,但灭国后献的俘虏一般不会是王族成员,因为要显示胜利者的仁德,所以得善待亡国的王族。

    具体事宜,有司自然会安排,宇文温不需要操心,他不打算侮辱高句丽王族,所以这场仪式走个过场就行了。

    为了树立一个好榜样,朝廷会让投降的高句丽王族和贵族们有一个体面的身份,即便肯定要软禁,但也让对方做个富家翁。

    好让别国君王看看,周国不是赶尽杀绝、肆意羞辱亡国王族的野蛮国家,所以将来周军若要灭你的国家,别抵抗了,老老实实投降,做个富家翁不好么?

    也让别国将士看清楚,拼死抵抗没意思,先你们打不过周军,其次你们的君王亡国了还能做富家翁,而你们自己呢?值得么?

    宇文温一边走一边想,想到了“接下来”。

    收复汉四郡,算是了却一个心愿,那么,另一个心愿,如果他的人生之路还没走到尽头,那是要尽力实现的。

    想着想着,宇文温的歌声愈嘹亮,不过曲调和歌词却变了。

    “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,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....”

    唱着唱着,他看向天空,自言自语道:“就不知,是可汗的战马跑得快,还是朕的火车跑得快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