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六章 补给问题 贴心的曹斌
兵贵神速! 接到朝廷圣旨后,穆桂英没有任何耽搁,马上捡选士卒,火速南下。 待她赶到淮河北岸时,已经是二十多天过去。 让她郁闷的是。 朝廷明明答应的是两月所需,但送过来粮草里掺了许多麸糠,真正的粮食只够一个多月使用,也不知道被谁扣了。 军械兵甲也夹杂了不少旧货残品。 她虽然对这种事早已经习惯,但没想到朝廷如此危急时候,还被卡了一手。 “桂英,粮草只能支撑半个多月了,要不要就地征粮?” 杨家五娘问道。 童贯也点头道: “是啊穆元帅,怎么也要凑够一个月的粮草,不然太被动了。” 穆桂英看着滔滔江水,摇头道: “今年各地都已加赋,征粮困难,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。” “还是尽快渡江,向江东靠近,一则尽量就粮于敌,二则接应曹斌的补给,只希望他提供足够的粮草吧。” 正说着话,探子突然来报道: “报元帅,东边河面出现无数船只,正溯流而来!” 众人顿时一惊,穆桂英立刻道: “快打探详细情报,弄清是哪里的水军。” 随后,又忙令手下戒备。 杨家五娘沉吟道: “贼寇应该不会有这么多水军。” 童贯一拍脑袋道: “不会是曹候爷派来的船队吧?只是他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?” 随后摇头道: “应该不是!” 哪有这么贴心的转运使? 不让他们派兵去江东运粮就不错了,还绕路给他们送到淮河,他觉得自己想得太美了。 正在这时,数以百计的大小船只出现在了众人视野之中,铺满了江面。 探子也飞速来报道: “报元帅,是两浙来的运粮船。” 穆桂英闻言,顿时松了口气,她没想到曹斌竟真的这么贴心,直接把粮草送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。 童贯已经兴奋地哈哈大笑起来: “果然不愧是曹候爷,要不咱家最愿意跟曹候爷共事呢?太舒服了!” 杨家五娘闻言,忍不住白了他一眼。 一个死太监说话这么骚气,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! 这时,船队已经缓缓停在了江面上,一艘十来丈的大船缓缓靠岸。 杨家三娘带着一个员外打扮的中年从船上走下来。 她满脸兴奋道: “桂英,曹斌派人送来了五万石粮草,还有兵器盔甲、火炮、巨弩等军资。” “后面还有粮草、器械运来......” 穆桂英闻言,心里顿时有了底。 五万石粮草足够自己这七八万人马用一个半月多了。 童贯附掌笑道: “曹候爷果然大气,不仅解决了缺粮问题,连船只都不用征发了。” “用这些运粮船就能渡过淮水。” 这时,那员外打扮的中年上前道: “穆元帅,童监军,小人是这次送粮的主事。” “这是粮草清单,还要请你们签收一下。” 穆桂英点点头道: “这次麻烦你们两浙了......” 那员外却连忙摇头道: “不敢,穆元帅太客气了,小人并不是什么官员,只是一介商贾罢了。” 穆桂英愣了一下,疑惑得看向杨三娘,曹斌怎么会派一个商人运送军需? 杨家三娘笑道: “这是曹斌想出的主意,弄了个什么竟标。” “这些物资都是他向张员外借的.......” 穆桂英听得有些云里雾里,不过她也没有细究,转而看起了手里的清单。 只见上面写着: 米两万五千石、咸鱼五千石、腊肉两千石、活羊三百头、阉猪五百头......共计五万石。 不仅是穆桂英,连童贯都惊呆了。 这又是鱼又是肉的,你确定这是军粮?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吃啊? 那员外见两人愣住,忙小心道: “小人提供的军粮套餐,足够五万人吃一个月。” “您要是满意的话,给小人打个五星好评......” 穆桂英对这军粮已经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,只是那好评是怎么回事? 这么多军粮他竟然只算一个月,好奢侈......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,如此军粮,自己当然会夸赞,她正要下笔,却突然见杨三娘微微摇头。 穆桂英不解其意,只得止住话题道: “这位员外还请休息一下,好评的事,我等商议之后再说。” 那员外虽有点着急,但也不敢不听从穆桂英的安排。 待杨家三娘与众人回到军帐,才说到: “桂英不要被这人迷惑了,不能给他满分好评。” 童贯登时红了脸,拍桌子怒道: “你们不要太过分,为何不能给满......对,满分好评?” “若你们想以此拿捏曹候爷,咱家绝不答应!” 杨家三娘翻了个白眼,无语道: “童监军,你不懂就不要开口,谁说要拿捏曹斌了?” “这本就是他想出来的法子,让那些商贾自己相争的。” “你以为他是凭白送出这种上等军粮吗?” “他是想着曹斌给出的其他好处,好像是什么黄金会员......我虽然不懂,但肯定利益巨大。” 杨三娘喝了口茶继续道: “这次后勤补给,曹斌招幕了许多商贾竞争。” “淮河所至,长江沿岸,凡是有水的地方,就能获得大宗补给。” “就算深山之中,这些商贾也会完全配合我等进兵。” “所以桂英不需给他五星好评,给他少一点,岂不是让他更加殷勤?” 她这有点缺德的恶劣发言,让众人面面相觑了好半晌,但穆桂英观注点却不在这里,她有些感叹道: “我知道曹斌从不亏待共事之人,可如此优待却是我没有想到的。” “若如此,我们还不能全胜,不说朝廷,也对不起曹斌这一翻心意啊。” 按照大宋的习惯,将帅是与粮草是分开的。 不是粮草完全服从将帅的命令,而是将帅请求配粮。 如此兵、粮令出不一,经常有分配不到位的情况。 太宗的第二次北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后勤脱节,导致大败。 明明补给足够,但硬是不能及时运往前线,谁也没有办法。 曹斌这种给力的后勤支援可以说亘古未有,若是在这种条件下都不能打胜仗,还真有点对不起他的谋划...... 只是想到朝廷一触即发的局势,穆桂英不由有些担心。 曹斌虽然远赴江东,但不太可能躲过朝争。 只希望他不要选择错误。 如此贴心又卓越的人,若因为朝争陨落,就太令人心痛了...... /91/91793/3217700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