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七章 进寺
何承走后,陆漫对王嬷嬷说道,“上天保佑,我和我娘都怀了孕,特别是我娘,多不容易呀。我想去广济寺烧香,求菩萨保佑我们都生儿子。” 王嬷嬷双手合什念了一声佛,又说道,“老奴也是这样想的,三奶奶亲自去求,心诚。不过广济寺有些远,又天寒地冻,三奶奶最好在山上住一天。” 陆漫点头,让她带人收拾东西,又让王大旺两口子明天去广济寺定院子。 姜玖和姜悦听说后,都想跟着去寺里玩。 陆漫自是不同意,说道,“山上除了雪,什么都看不到,没什么意思。等到明年春暖花开,再带你们去玩,还可以在那里多住几天。”说完又给姜玖使了个眼色。 姜玖见嫂子把自己当成大人,让自己哄住小侄女,心里一阵窃喜。又想着,大冬天的,那里的确不好玩。就对姜悦说道,“是啊,山上都是雪,又冷,还没有咱们在渠江上滑冰好玩呐。” 姜悦听了,才没有继续闹,又提着条件,“明天我要在张姐姐家吃两顿饭,刘姑姑做的甜汤极好喝,做的芝麻撒子香。我还要去外祖祖家去看鸭鸭,让四舅舅用竹叶编小鱼儿……” 现在姜玖和姜悦偶尔会去陆家玩,姜悦最喜欢他家的几只鸭子。 何承进京后直接去了赵府,给何氏诊了脉,母子俩躲在屋里说着悄悄话。赵亦知道自己有了一个晚来子(女),大喜过望,差点就把何氏供起来。 等到赵大人下衙吃了晚饭,何承才带着两个护卫和白芷回了榆青院。 榆青院里只有吴叔,东辉院的杏儿,还有一位陌生的姑娘,眉儿和付婶已经找借口被打发走。 杏儿“因病”没有跟着主子去渠江镇,专门留下服侍刘惜蕊。 那位陌生姑娘叫新荷,是姜展唯前几个月在外地买的丫头,本想让人训练好后给陆漫当贴身丫头兼护卫,这个时候正好排上用场。 何承拿来刘惜蕊一直用的颜料,让新荷把脸、脖子、手涂上颜色,再戴上面纱。乍一看,还真像刘姑娘。 何承满意地笑起来,又嘱咐她听小喜的安排,注意安全。 半夜,何承去把院门打开一条缝,同新荷一起站在门后。 院墙上“野猫”叫了两声,一个穿淡紫色衣裳戴着面纱的姑娘从斜对面的门里跑出来,迅速进了榆青院,另一个穿同样衣裳体型相似的姑娘又从榆青院跑去斜对面的门里。看到那边门关上,何承也关了门,把刘姑娘领进上房。 进了上房,刘姑娘把头上的面纱扯下来,捂着嘴无声地哭起来。自从来到刘府,已经五年多了,这是她第一次走出来,有一种逃出升天的感觉。 她擦干眼泪,又给何承屈膝福了福,说道,“谢谢何公子相救。” 何承笑道,“当不得姑娘的谢,过几天还要请姑娘配合演一出好戏。” 刘惜蕊说道,“事关我姨母、母亲,还有外家,我自当尽力。” 何承又跟刘惜蕊说了一阵话,便去东厢歇息,刘惜蕊和杏儿歇在上房。 第二天一早,何承骑马回营,还带了辆马车,里面坐的是病好了的杏儿及另一个丫头。 他们出东城门没多久,又有多辆马车出西城门,直往广济寺奔去。 午时初,何承便回到了渠江镇的姜家。 马车直接进了前院,杏儿把刘惜蕊扶下马车,快步走进垂花门,直接往上房的西耳房走去。 刘惜蕊虽然低着头,但看到陌生的地面,听到外面隐隐的说话声,鸡叫狗吠声,以及刺骨的自由的寒风,激动不已。她不仅出了那个大牢笼,还出了京城,来到陆姐姐的另一个家了。 此时前院、正院没有多余的人,两个孩子都去外面玩了,只有陆漫和王嬷嬷在耳房里等着。这间屋是杏儿和李儿平时住的,刘惜蕊会在这里住一晚,明天同陆漫一起去广济寺。 刘姑娘走进来,又给陆漫屈膝万福,激动地说道,“陆姐姐,终于又见面了,我天天盼啊盼,就盼着这一天……” 陆漫拉着她坐下,笑道,“我们也一样,天天盼着你能出来。” 又给她看了下巴,那个包块控制得很好,没有继续长大。 几人说了一阵话,陆漫和王嬷嬷就走了出去。杏儿把门插上,只有李儿送饭才会打开。 何承也去了营里。 晌午,下人来报,二姑娘和姐儿被张夫人留在张家吃饭了。陆漫现在根本没有心思管那两个孩子,只说知道了。 她闭目想着默了上百遍的那些有关羊痫病的记载…… 晚上,姜展唯和何承按时回家。 孩子们睡了后,穿着丫头衣裳的刘惜蕊被叫来了上房,姜展唯又嘱咐了她一番。 翌日辰时,天还黑着,就从姜家出来一顶小轿,几辆马车。院门口已经等了几十个骑马的士兵,见主子出来,一起跟了上去。 一行人马往西走着。 渠江镇在京城的东西方向,离西山比较近。大概午时初,人马便到了西山下。 一般抬轿子的人不敢上山,能抬轿上山的人都走惯了山路,陆漫和带来的两个小丫头及王嬷嬷又换乘几顶小轿。 下人们先给陆漫要坐的小轿里铺上厚褥子,再把手炉塞进她手里。小轿走了半个多时辰,终于到达山腰的广济寺。 一些下人直接去寺后的院子,姜展唯和陆漫等人进了寺里。他们先去给菩萨上了香,捐了五百两银子的香油钱,保佑何氏和她顺利产子。她还默默许了一个愿,就是保证明天的那出戏能够顺利进行,蔡公公把实情和盘托出…… 之后,一行人去吃了斋饭,才向寺后走去。 他们这次住的仍然是上次住的古榕院。院子里的榕树依然翠绿,只是没有春夏之季繁茂。 进了上房西屋,姜展唯跟陆漫说道,“蔡公公就住在离我们不远的红枫院。他上山后一直在屋里抄经书,然后让小太监送去寺里。我的人只见过他一面,就是他下轿的时候。”